2020年已经过半,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外贸企业的影响仍然存在由于疫情的不可控因素以及传播蔓延的速度,美国、巴西、印度确诊数位居前三,全球突破2000万约一半的病例集中在这三个国家。
建议出口企业密切关注各国疫情及贸易相关政策调整情况,加强出口风险管理,着重注意合作对象,着重调查企业背景,注意收款与发货的风险把控,以降低进出口贸易风险。
美 国
印度近期贸易极端措施盘点
1、印度宣布禁用微信等59款中国应用(App)
6月30日凌晨消息,印度政府在《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今日印度》等媒体宣布禁止包括微信、TikTok、美图、百度地图等59款中国应用在印使用,这59款中国应用将被禁止在移动平台和非移动平台使用,理由是“这些应用从事的活动有损印度主权和完整、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2、印度推高对中国的贸易壁垒
6月26日,印度国家标准局(Bureau of Indian Standards)针对至少370种产品确定更严格标准,以确保不会进口可以在印度本土生产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化工、钢铁、电子、重型机械、家具、造纸、工业机械、橡胶制品、玻璃、金属制品、医药、化肥和塑料玩具等。印度方面目前还正在讨论提高家具、空调压缩机和汽车零部件等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以协助政府推动本地制造政策的落实。
有数据显示,印度市场上空调的本地化水平为50%,LED电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本地化水平为15%或更少。电机和电信设备从中国的进口份额最高,达到29.3%。
3、强制标注原产国,避免印度消费者买到中国商品
印度政府6月23日下令印度公共采购网站“政府电子市集”(GovernmenteMarketplace,GeM)上架商品必须标明原产地国家。随后《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报道,印度政府正考虑要求所有零售商和电子市集业者,贩售的商品都必须标明原产地国家。印度商工部近日举行了一场利益相关者会议,讨论如何强制商品标明原产地国家。如果消费者希望抵制中国商品,这项政策将可帮助消费者避免买到中国商品。
4、印度对中国货物查验力度骤增,清关风险显著上升
6月23日,印度清奈港口报关代理人协会(CCBA)内部对所有代理人成员发布了内部清关延迟通知,要求对所有来自中国的货物清关工作暂停,清关已经完成的货物也需要重新进行检查,并遍及到整个印度港口和口岸。货物的释放需要协会进一步与海关人员联系确认后才能允许,因此中国货物的清关工作将会有延迟。但值得注意的是,官方通知目前尚未发布。
风险提示及建议
1、印度经济遭到疫情沉重打击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预计,在主要经济体中,印度是今年经济增幅下调幅度最大的国家。为防控疫情实施的各项封锁政策,本身对经济就有负面影响,而对印度来说情况更严重。在印度采取严厉防控措施之后,近84%的印度家庭的收入在下降。如果没有额外的援助,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将无法生存一周以上。虽然在3月下旬时,印度劳工和就业部已经要求不要以当前情况为借口裁员,但是效果不佳,失业率在5月初已超过27%,比1月份的水平增长了近四倍。分析发现,疫情导致印度农村家庭的收入下降了约88%,城市家庭的收入下降了75%。
事实证明,印度经济遭到疫情沉重打击,印度政府已经颁布了三轮经济刺激计划,总额近21万亿卢比,约260亿美元以上,但与印度的实际规模相比杯水车薪,无法发挥有效的影响力。更值得担心的是,印度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的疫情严重的国家,鉴于医疗条件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印度疫情一旦大规模暴发,严重程度还将甚于美国。
2、印度对中国产品不断设置贸易壁垒
根据印度官方发布数据,印度从中国进口产品范围主要包括手表、电器、家具、玩具、钟表、音乐器材、运动物品、床垫、塑料制品、钢制品等,从中国进口产品比例达到整个印度进口总额的14%,从2019年4月到2020年2月份,印度从中国进口总额就已经达到155亿美元。
疫情爆发导致印度经济严重衰退,从今年2月份起,印度曾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并出台政策限制进口。宣布提高电子产品、玩具、光伏产品和家具等商品的进口关税,旨在推动国内制造业复苏。2020年迄今,印度应国内企业申请,已分别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苯胺、氟橡胶、PVC装饰贴膜、铜和铜合金轧制材、盐酸环丙沙星、天然云母珠光工业颜料、橡胶用炭黑等产品启动调查,粗略统计已至少有7次对华商品采取调查措施。
3、我国对印出口风险急剧上升
警惕贸易摩擦风险。印度对于放开市场准入后对中国“席卷而来”产品一直存在焦虑。几乎在十年前,印度就频频地通过反倾销等措施,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印度。2019年,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近期印度又开始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频发难,《印度斯坦时报》报导,印度认为至少有100种中国产品被认定有倾销,印度将对之展开反倾销行动。预计印度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将更为频繁,进一步压缩中国产品对印度的出口空间
鉴于此,提醒近期与印度有贸易往来特别是货物出口到印度的外贸企业,务必注意收款与发货的风险把控,警惕目的港清关受阻、目的港无人提货、买家弃货、拒不付款等问题。